舊瀝青路麵的再生方式主要有就地再生和廠拌再生兩類,前者又可分為就地熱再生和就地冷再生兩種方式。
就地熱再生施工即用一台綜合式再生重鋪機組,連續實現加熱、耙鬆、再生劑添加、加熱攪拌、攤鋪等工藝方案。該方案要求公路麵層損傷較輕,而且聯結層和基礎層較完好。舊路麵鋪層厚度大於50mm,且路麵各種病害損壞深度小於50mm,舊瀝青針入度超過20(1/10mm),裂縫麵積少於40%.就地熱再生特點是施工周期短,對交通幹擾小,運輸量小,環保性好,但設備係統複雜,技術水平要求高,一次性投資大。工藝柔性較差,不能利用現有的攤鋪設備和技術。
就地冷再生施工工藝可對100mm至500mm的破損路麵及路基進行再施工,先銑削粉碎並收集舊路麵材料,加入一定數量的石灰、水泥、乳化瀝青或泡沫瀝青等添加劑,攪拌後作為再生後的基層混合料使用。在此基層上再罩上一層磨耗層和適宜的表麵處置作為麵層,成型新的道路供使用。
廠拌再生則是將銑削的舊瀝青路麵材料運送到攪拌廠(站),破碎、篩分處理後根據不同的舊材料以及翻新道路的要求,部分或全部采用舊材料,添加一定的瀝青或再生劑,加熱攪拌後運送到施工現場,攤鋪、碾壓。廠拌再生又分連續式和間歇式兩種。